老子

道德经问答(35)怎样理解“为无为,则无不治”?

董延喜: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只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清静无为政治,国家就必定走上太平盛世之路。“何必苦修道,此即是无为”。白居易的名句与老子“为无为,则无不治”​​​异曲同工。如果人们都按照“无为”的原理来做人做事,不去按照自己的欲望、自己

公开课 弘道 道德经 道学 老子 2025-05-26 09:07  13

不争、不抢、不攀比,老子如何用“三不”破解现代焦虑?

深夜刷手机,看到同事升职加薪的炫耀朋友圈,你突然焦虑到失眠;双十一购物节,明明不需要的东西却因为“限量促销”疯狂下单;辅导孩子作业时,只因邻居小孩考了第一,你忍不住冲孩子发火……这些当代人习以为常的“内耗”,早在2500年前就被老子看透。一本《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 末位淘汰制 老子 浮利 道经 2025-05-26 06:47  10

道德经问答(34)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怎解?

董延喜: 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常使人们不生伪诈之心、贪婪之念,使那些自以为聪明的狡诈之人也不敢恣意妄为。整个社会一旦形成淳朴的风气,人们能够自觉契合自然运化规律,保持心灵的纯真质朴,那些所谓的智者也就没有了市场,也就不

弘道 道德经 智者 道学 老子 2025-05-25 11:13  14

别误会,老子不姓“老”,孔子不姓“孔”,收藏吧都是知识

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许多历史名人的姓氏常被后世望文生义,衍生出令人莞尔的误解。"老子"便是典型一例——这位道家鼻祖本姓李,名耳,因"老聃"的尊称而被简化为"老子",竟让不少人误以为他姓"老"。类似案例比比皆是:孔子实为子姓孔氏,墨子乃墨翟的学派尊称,庄子本名庄

收藏 文化符号 孔子 老子 别误会 2025-05-25 07:16  18

不管你和谁聊天,都尽量少聊“这4点”!

鲁迅先生曾言:“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话道出了时间的宝贵,也提醒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应慎重选择话题,避免无谓的闲谈浪费彼此的光阴。聊天是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但如果话题不当,原本增进感情的桥梁可能变成误会和隔阂的源头。以下几点,在任何交谈中都应尽量避

聚会 人际交往 负能量 孔子 老子 2025-05-25 05:08  11

道德经问答(33)“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怎解?

古今中外的大部分译本,对“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四句话的涵义误读、误解、误导最多。不少学者把“虚其心”解释为心里什么想法都不要有,把“实其腹”解释为吃饱肚子,把“弱其志”解释为做人不要有志向,把“强其骨”解释为让人变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少人甚

弘道 道德经 道学 老子 其心 2025-05-24 09:20  12

现代人为何难及古人通透?《道德经》的六大法门早已道破天机

古人观四时更迭、星移斗转,悟出“顺天应时”的生存智慧。庄子于濠梁观鱼,见鱼乐而知自然之趣;陶渊明归隐田园,借“采菊东篱下”修得身心合一。反观现代人,高楼拔地而起,灯火彻夜通明,硬生生将昼夜颠倒;为追求效率,用化肥催熟庄稼,以激素缩短养殖周期,甚至妄图用科技篡改

现代人 古人 道德经 老子 法门 2025-05-23 17:10  13

老子西行前留下三句密语,第三句让后世修行者少走三十年弯路!

在古老华夏大地的盛世年间,繁华喧嚣背后,神秘的道家传说如缥缈云雾般萦绕。李轩伟,一个平凡却怀揣着非凡梦想的年轻书生,自幼痴迷于道家经典,时常于静谧夜晚独坐庭院,仰望星空,思索着宇宙间的奥秘与人生的真谛。他渴望探寻那被岁月尘封的道家玄机,试图揭开隐藏在古籍中的神

老子 密语 李轩 修行者 后世修行者 2025-05-23 03:45  15

道德经问答(32)如何解读“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董延喜: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君主不表现喜欢什么,臣民就不会因妄想而扰乱心神。这里的 “见”与 “现”同音同义。 “不见可欲”即为不表现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老百姓就用不着随君主好恶而变来变去了。君王不以物喜,才能保持民心纯洁,世风纯正。

道德经 物欲 道学 老子 臣民 2025-05-23 08:22  11

“如果你长时间独处,很快你就会——”老子的永恒智慧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社交不断的时代,独处成了一件稀罕事。很多人害怕一个人待着,觉得孤独是种折磨。可老子,这位几千年前的哲学家,却告诉我们,长时间独处不仅不可怕,还能让人接受孤独,甚至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他是道家的创始人,写下了《道德经》,用简洁的文字点破了生

道家 道德经 老子 道教 taoism 2025-05-22 22:07  9

专访︱李永晶:解读《老子》是一种寻求、重构普遍主义的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永晶近年来致力于重新解释华夏古典,在最新出版的《老子智慧八十一讲》中,他将孔孟老庄和康德、叔本华等西方哲人对照解读,揭示古文背后的深刻道理和丰富内涵,理解伟大思想家在面临相同问题之时不谋而合的应对逻辑,尤其强调了老子思想穿

量子力学 李永 老子 叔本华 普遍主义 2025-05-22 11:36  14